双区政办发〔2019〕33号 盘锦市双台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台子区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双台子区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盘锦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结合我区地质灾害现状和年度气象趋势预报,制定本方案。
一、我区地质灾害现状及2018年地质灾害概况
我区境内多水无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砂土液化和地下水不合理开采形成的大面积降落塌陷,灾害的特征是隐蔽性强,不易被人们重视和发现。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6—8月)气温高且集中降雨,雨量繁多。这种气候特点决定了我区地质灾害易发时段一般为6月到9月的汛期。由于雨季土壤含水量增大,导致砂土液化极易被诱发。在砂土液化区内,地震、人工振动(如车辆高速行驶、桩机的振动施工及其它高能振动)、汛期高水位的湍流,都会产生砂土液化,引起地面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地面开裂、建筑物倾斜、道路塌方、河堤管涌等灾害后果。因此,在我区应特别注意加强对砂土液化灾害的监测与防治。
二、2019年全市气候趋势预测
根据市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预计2019年年度(3~11月)全市降水总趋势较常年偏少1成左右;气温较常年偏高0.1~1.0℃。其中春季降水总趋势较常年偏多1~2成,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3~0.7℃,夏季降水总趋势较常年偏少1~2成,偏高0.1~0.5℃, 秋季降水总趋势较常年偏少1成左右,季气温较常年偏高0.5~1.0℃。
三、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
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重点预防区为:盘海营高速公路、秦沈铁路、沟海铁路两侧。辽河、小柳河、一统河、太平河防潮堤两侧。在防汛期间,这些地段重型车辆要减速行驶,周围要避免进行震动施工,防止因高能震动所引发的砂土液化对公路、铁路造成的破坏。在汛期,必须对稳定性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随着我区工程经济活动的增多,重要建设工程和地下空间的开发等,都可能引发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因此,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
四、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分工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责任
自然资源部门与住建、水利、交通、旅游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对本地区相关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巡查、检查,切实做好重大工程、交通沿线、风景名胜旅游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做预测、预警和预报;加强工程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督促建设施工单位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 、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二)编制和落实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我区在总结上一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和落实双台子区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本辖区内地质灾害危险点和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排查,划定本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御区,确定本年度重点监测的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对重点防护区域和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提出具体防范措施,将防护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责任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需及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报市自然资源局备案。
(三)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汛期是突发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区自然资源分局及相关部门要坚持值班制度,做到责任到人、值班到位,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出现灾情,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防灾救灾工作,同时,按灾情速报制度向上级报告。
2.坚持“三查”制度。区自然资源分局必须建立“三查”(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对本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汛前进行全面排查,了解基本情况,对潜在危害要提出防治措施;汛期对重点地区、危险区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重点检查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汛后进行核查,了解防治措施完成情况及新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和数量,造成的损失情况等。
3.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制度。为及时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区自然资源分局要落实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制度。
(1)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区自然资源分局要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公布值班电话,做到值班人员到位,不漏岗,不误时。
(2)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和报告。区自然资源部门要在接到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报告后,按照《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快速处置程序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5〕88号)和《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和月报制度的通知》(辽国土资办发〔2006〕56号)规定,迅速将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上报市自然资源局。
(3)增强应急反应能力。汛期前要组织技术力量对地质灾害危险区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检查,汛期中开展巡查和应急调查,汛期后复查与总结相结合,准确掌握区域内地质灾害动态情况,主动避灾抗灾。应急指挥机构应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在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与应急处置工作中的作用。区政府和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地质灾害灾情举报奖励制度,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发现灾情及时报告,对举报人实施奖励,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乡镇,要积极创造条件,在适当的范围内(村、社区或广场)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检验和增强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
(四)重要地质灾害隐患警示及治理
对于经勘查查证确需治理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要落实治理资金,实施有效的治理。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由各街镇承担治理责任;对人为因素引发的,按照“谁引发,谁负责”原则,依法告知并敦促责任人及时治理。同时,各地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加强防范,采取必要的警示措施,避免给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任何损失
(五)控制源头,依法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城市建设及建设用地,特别是其它工程建设,包括招商引资工程项目,在选址时不能仓促上马,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由工程建设引起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及时通知并监督相关建设单位进行治理;对危害性较大、工程治理不达标的危险点,要限期对险区居民进行搬迁;属异变、临界级险区居民,汛期应异地居住避让,保证发生灾害时无人员伤亡。建设项目用地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免项目建在地质灾害隐患区或引发新的地质灾害,成为新的隐患点。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中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检查评估工作质量。对于不执行配套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三同时”制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制度)的单位或个人,要发出整改通知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六)落实经费,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保障制度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区政府要切实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使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报、抢险和隐患点应急工程治理正常进行,尤其要做好重要隐患点监测标志和警示标志的制作和安装。区政府在安排年度防汛经费时,要明确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具体经费数额,严格做到专款专用。
(七)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工作
区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做好本辖区群测群防工作部署,逐步实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网络化和制度化,对责任人员已经发生变化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对新发现的隐患点要及时上报、更新信息。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 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高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的防灾能力,使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真正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八)加强宣传培训和防灾演练,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
区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警觉性,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抵御地质灾害的应急能力。切实开展地质灾害防灾演练工作,提高防灾救灾队伍的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反应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文件解读:《盘锦市双台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台子区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双区政办发〔2019〕33号文件解读
主办单位:双台子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20001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6000634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0202000072号
联系电话:0427-236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