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要闻快讯

蟹金源“蟹”逅发展密码

双台子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着力为民营企业提供多方位、多元化、多类型的服务,切实推动区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蟹金源食品有限公司以此为契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着力做好“蟹”文章,让河蟹成为带动双台子区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的“金钥匙”,走出一条规模化与多元化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成为东北第一家蟹黄类原材料深加工基地。



“公司2024年投入生产,年产蟹黄产品10万斤。”经理王晓嘉介绍说,河蟹经拆解后,蟹黄会历经质检、定型、冷冻等多道工序,成品主要销往上海、武汉、南京以及安徽等地,广泛应用于下游食品厂制作蟹黄类即食产品,以及连锁商超、酒店制作蟹黄面、蟹黄包、蟹黄酱等,合作企业中不乏山姆、白象等品牌的供应商


为了做好文章激活“蟹经济解决我市目前存在的河蟹产业科技含量低、加工品种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蟹金源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市河蟹协会到安徽、江苏、湖北等地考察学习活动,发现安徽永食品加工的蟹黄蟹肉和河蟹调味品大量出口创汇而且他们加工的河蟹90%来自盘锦的稻田蟹,盘锦蟹金源食品有限公司抓住了这次商机,当年就把生产出的河蟹加工产品推上了市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很强,公司赢利,我们受益。”蟹金源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杨恒深有感触,她说:“以前家里收入主要就是靠种点地种点菜,收成好的时候也就将够用。自从上这上班以后,一天能加工40斤左右的蟹,干得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收入5000元左右。”



王晓嘉说:“公司加工的河蟹大部分是从蟹农手中收购的稻田小蟹,年消耗河蟹达40万斤,其中本地稻田小蟹就有35万斤。”河蟹产业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黄金产业。但由于气候、养殖密度以及稻田成蟹养殖周期短等原因,常常产出大量不符合零售规格的小蟹,卖不出好价钱,挫伤农民的积极性。蟹金源食品有限公司的成立不仅弥补了我市河蟹深加工的短板,解决了小蟹销售难、价格低的问题,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还为自身发展提供了充足且稳定的原料供应。蟹农杨先生表示,以前愁销路,价格又低,现在公司直接上门收购,价格公道,收入增加了不少。


蟹金源食品有限公司将“技术+匠心+服务”进行三维升级,继续深挖河蟹产业潜力,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扩大原材料生产规模的同时,把蟹黄深加工提上日程,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动河蟹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信息来源:区互联网舆情监测中心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春日双台子:辽河碑林公园热闹起来了